举手之劳不花分文支持SFFA起诉哈佛歧视亚裔!

五月二十一日AARA发起了为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SFFA)筹款的活动。除了慷慨捐赠之外,还有个不用大家破费就能积少成多支持SFFA的办法。
很多华人都或多或少地在Amazon.com买过东西。Amazon提供了一项公益服务叫做Amazon Smile,购买价的0.5%将经Amazon捐助给您指定的慈善组织。smile.amazon.com与amazon.com的商品完全一样,绝大部分商品都符合这个捐助条件,也就是说如果您的家庭一年花费4000元在Amazon上,那么不需要额外捐助,就有20元捐助给您喜欢的501c3组织。在商品页面的右上方或商品细节部分会有以下标志:

eligible.png
AARA已经帮助SFFA设置好在Amazon Smile的银行信息,所以您只需要一次性设置和此后check out时用指定网页。

一次性设置

呼吁大家集中起来设置为SFFA,以下是操作指南:
Step 1: 访问https://smile.amazon.com/gp/chpf/change/ref=smi_cyc_pf_redirect?ie=UTF8&ref_=ya_d_l_pldn
Step 2: 用您现有的Amazon账户登录
Step 3: 在这个change charity的页面下方输入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如下图,点击”search”

input
Step 4: 在搜索结果中确认是地址为Arlington, VA的这个组织,如下图。点击Select按钮

SFFA_select
Step 5: 页面上方确认You have changed your charity to 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而右方也如图确认您设置成功:

Confirmation

购物操作指南

如果您用台式机或手机浏览器,那么只需要确认您今后在Amazon的网购都使用smile.amazon.com即可。
如果您在手机上不喜欢用浏览器,而更喜欢用Amazon的手机app,那么建议您像以往习惯的一样在app里选好商品放入cart。只是在check out这一步用浏览器访问smile.amazon.com。如下图所示

Screenshot_20180531-222806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支持SFFA为亚裔权益的努力!也请向身边更多的亲友和同事介绍这项很多消费者都未利用起来的资源。
更多细节在:http://smile.amazon.com/about

西雅图中文电台:漫谈学区种族均衡政策与华州初选支持谁?

感谢西雅图中文电台授权,AARA转发2018年5月30日四位华人嘉宾就各学区equity policies和如火如荼的地方选举所做的访谈。仅以帮助大家了解背景知识为目的,主持人和节目中四位嘉宾的发言不代表AARA观点。

以下是录音文件: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WWRIHKmvqnUzl6icmEFDu53hH0EBDe0E/view?usp=sharing

Issaquah学区Equity Policy Meetings之见闻与感想

编者注:本文为参加会议的多位家长汇总。

5月21日下午1:00-2:30PM、5月22日晚上7:00-8:00PM,Issaquah学区(以下简称ISD)举办了两次社区对话会,征集公众对于学区的公平政策第三审阅稿(即16号行政限制令EL-16)的意见。该政策英文名为Executive Limitation 16 – Equity (Third Read Draft),详见http://apps.issaquah.wednet.edu/documents/events/942/4-25-18%20Draft%20EL-16%20Third%20Read.docx.pdf,中文版翻译见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SMtI1fVEVtifEgyjHpeaLzNSCFgIFdPW

一、背景介绍

ISD学区的这个行政限制令用来规定学监必须完成EL-16里规定的任务,因此非常重要,决定了未来学区的关注点在哪、资源怎么分配等一系列内容。公平政策定稿后,再由学监在学区董事的监督下负责解读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出monitoring report和ENDS进行汇报。

而其开篇第一段的学区价值观阐述里就有这样极具争议性的表述:“我们承认存在系统性和机构性的不公平和偏见,这阻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健康幸福的实现。 ……我们的文化应该推动大家找出造成学习成绩最高和最低的不同学生组的可预测性和比例失调的原因,并积极剔除相关障碍。”

如果您关注了今年2月份以来华州的一系列动向,包括臭名昭著的SB6406、华州版ESSA执行方案、NSD阴谋在天才班搞种族配额、BSD极富争议的Racial Equity论坛等,您一定不难理解上述划线部分就是要哭着喊着说社会和学区都存在着各种不公平和偏见,打着追求所谓“公平”的口号,去消除不同种族的学生组(尤其是非裔、拉美裔与亚裔和白人学生)之间、低收入家庭学生组、英语非母语学生组ELL和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组之间的成绩差异和违纪率差异

二、会议形式及流程

会议在ISD的大会议厅举行,分5桌讨论,每桌8-10人、包括1名学区董事和一个学区笔录员,参会的白人不是学区老师或工作人员就是PTA活跃分子或是白左,还有少量拉美裔家长和印度裔家长。

首先播放录像,由学区董事们讲述为什么需要equity或是憧憬equity实现后学区的美好模样,见https://www.issaquah.wednet.edu/district/equity页面上的视频。接着每桌的公众成员就EL-16里的各条款讨论如下三个问题:

1. 对于具体的术语或表述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董负责回答)

2. 你喜欢EL-16的哪部分内容?

3. 你觉得EL-16的哪个条款需要改动或增减内容。

比较奇怪的是,学区在打印出发给参会人员的材料中故意删去了第一段最有争议的关于学区价值观的内容,不做讨论,学区解释说那不属于政策部分所以不做讨论。我猜想难道他们其实也有点心虚,怕公众疑问太多半天都解答不完?或是怕招来强烈的质疑声?另外不知道学区是出于时间还是别的什么考虑,每桌共同讨论的条款实质上只有第1、2大点,然后有的桌拿到的是3、4大点,而有的桌则拿到的是5、6点。

在讨论完第1、2大点后,学董轮换到另一桌,其他成员则不换桌继续讨论。5月21日第一次会议的情况详见AARA网页https://aarawa.org/2018/05/27/isd-equity-5-21/。本文集中在第二次会议。

三、第二次会议各桌总结及意外发

第二次会议是在5月22日晚上。参会的华人家长至少有16位以上,每桌都有华人面孔,此外咱们华人中积极普及竞选的活跃人士还请来了谋求连任的华州众议院议员Paul Graves、和8区竞选国会议员的Dino Rossi的Field Director Carson Coates。有了他们的加入,我明显感觉学区董事和学监在开场介绍时谨慎和正式多了。

笔者的意外发现1:

学监Ron Thiele介绍equity政策的由来时向学董Marnie Maraldo致敬,说最早是她在school board meetings上发现很多数据有问题,仔细分析后认为是系统性机构性不公平和障碍的存在导致了这些问题。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ISD equity policy的主要推手之一就是这位女学董Marnie Maraldo!

(一) 华人家长D与亚左学董Harlan Gallinger的会后讨论,他对于亚裔的偏见毫不掩饰

我来说一下我和那个亚左校董Harlan Gallinger会后进行的专题讨论。我说,“对于black和Latino成绩比较差的原因,你们有没有分析过root causes?”他答,“就是因为equity的问题啊。”我说,“equity是方法,root cause是什么?”他说,“你知不知道美国历史?”我说,“我知道,你是不是指white privilege或者white supremacy?”他说,“是的。”

那我接着问,“你能解释一下为啥white privilege导致Asian的成绩是最好的?”他开始转换话题,说“你是在这里出生长大的吗?我说不是,但我的小孩是。”他说,“我是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你们这些中国移民根本不知道这边的情况!而我知道。你们这些高科技移民都是国内top0.1%的人,不能代表整个情况,所以Asian成绩好是特例,不是一般的情况。还有就是我也知道很多华人gifted考试作弊,专门上课针对性复习训练,这是black和Latino没有的,所以不公平!”

我说,“Wow,你过线了,你这样说其实完全忽视了我们小孩和家长的努力。我家小孩从3岁起我们每天给她读3本书的时候,你看到我们的努力了吗?这世界上有勤奋的小孩,有不努力的小孩,有努力的家长,也有不努力的家长;学校只占小孩教育的30%,家庭占70%,我希望你认识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outcome是不现实的。”他说,“这个我不同意,正是因为有些孩子家庭支持不足,我们就需要给他们更多的支持。”我说,“你这个属于逆向歧视,美国的价值观就是reward the hard working,你这样是reward non hard working,歧视hard working的人。”他说,“我不明白帮助这些学生怎么就影响hard working的人了?”我说,“很简单,资源是有限的,钱是有限的,好的老师也是有限的,你把更多的资源分配给了non hard working kids,那那些努力学习的小孩和家庭就是受到了伤害。”他说,“你不是Issaquah学区的,你的想法还是回去和你的BSD说吧,你的意见在这里不被接收!谈话结束!”

一句话,Harlan对于亚裔的偏见毫不掩饰:在他眼里,我们亚裔孩子是不是应该承认我们有Asian privilege就可以解释我们学业成绩好的原因了?我们付出的额外努力在他眼里就一文不值吗?

(二) 第1桌的五位华人家长遭遇亚裔学董Harlan Gallinger

华人家长D:

关键点是我指出的问题他们没有回答,就是在disaggregate数据的时候,category是怎么定的?他们说是OSPI决定如何分类统计数据,我说你们有没有考虑过其他的category,比如family因素,他们说完全没有。我说,如果数据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我们这些工作会有非常非常大的问题。第二是systemic的问题,我问你们第一有bar吗?第二有数据吗?,理想情况下是定义一个bar,比如超过40%认为是systemic,然后从各方面数据支持这个systemic。他们一没有bar,二没有数据,完全是根据feeling来。

与会的还有人提供个人的一些例子,我说例子没问题,但是你们是如何推出systemic的?学董没有回答。

他们反复强调因为隐私问题,学区拿不到比如收入这类的数据,只有肤色和种族是拿的到的,所以只能这么分类,然后到处这么多结论!我faint到底!他们的心态估计是:不做事情是0,但是做错误的事情可以是-1。很多时候并不是做了事情就比不做好的。

华人家长E:

Harlan这个人完全没法沟通,我们一坐下来的气氛就很差,还没开始说话,就直接给脸色看了,不断打算中国家长发言。嗯,太可怕了,这个人完全没有做教育的人的样子!我看不到他的善良。我也是难得今天需要跟人argue。 本来想着好好聊,一直在调整心态,但是这个人一坐下来就是要干架了,完全就没有耐心听中国人说话,好的坏的都不要听!大家有投票权请帮忙把他选下来,对华人不尊重、不友善,基本就是仇视了。

当我们两三个华人爸爸跟同桌的那个白人妈妈激烈地争论所举的个例情况到底能不能被认定为系统性机构性的不公平的时候,Harlan拉偏架扣帽子说,中国爸爸们在欺负白人妈妈,难道因为她是女性,你们男性就不尊重?“Maybe it’s women thing!”气氛立马变得很尴尬,华人爸爸们差点愣住了。这时那位白人妈妈还打圆场说,“我知道咱们情绪都很激动,情绪激动的时候就那样(互相打断对方的话争论了)。”我心想我是女的,你总不能欺负我了吧,就出来抗议说,“恰恰是你一直在打断他们谈话!”他也就没再说什么。可见Harlan容不得质疑,他甚至都拿不出基本的对有不同意见者的尊重态度。

(三)第3桌华人家长A参会小结

我们应该是第3桌,讨论1,2,5,6条,出席的board member是Lisa Callan。五个中国人,有一个戴头巾的应该是穆斯林,一个西班牙白人妈妈,一个南美裔男士,一个白人妈妈(应该是美国人),一个墨西哥妈妈(来美18年,Grand Ridge小学的PTA president),一个墨西哥裔学区工作人员记笔记。

我们桌一个西班牙来的妈妈在学校志愿扶持拉丁美裔孩子,说孩子们reading level低跟在家里没人给读书有关,她提出家庭付出的问题,比如墨西哥家庭或黑人家庭家长给孩子读书读得少,造成孩子到二三年级还跟不上学校要求的reading level。同桌的华人家长们都同意这个。她呼吁学区找出造成gap的根本原因,她跟board member Lisa提出来这一点,Lisa说这个正是学监Ron要做的事情。我后来弄明白了学区根本没有对原因进行分析,只是看到因为种族间有差距,所以就要搞equity。

墨西哥裔的爸爸妈妈认为应该增加equity,这样孩子可以得到帮助。墨西哥爸爸自己就收到过ELL的帮助,但是表示尽管有帮助,还是很艰难。

墨西哥裔妈妈和穆斯林妈妈都要求增加教师diversity,可以让孩子更舒服,可以找到role model。中国家长不支持这些观点,并要求将subgroup写明确,要求不仅关注low income的performance差的,也应该公平关注performance好的,比如highly capable program没有校车的问题,孩子上中学之后没有gifted,自己想参加各样比赛学校counselor完全没有经历支持孩子,等等。墨西哥裔爸爸表示反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highly capable。

(四)第3桌华人家长B补充参会小结

我也是第三桌的,上面小结已经写得很详细了,我稍微补充一下。墨西哥妈妈说要role model of the same ethnicity。 中国家长反对说:一方面我们强调不要有种族歧视,要看人不看肤色,另一面又说小孩要同种族的role model,这也是歧视。中国家长还提到增加diversity 可能引起新的不公平, 但被Lisa淡化为keep the same hiring bar. 我个人经验教训是应该先说结论,再论证。被她们总结一下很容易变味……

(五)第3桌华人家长C补充参会小结

我也在Lisa 那桌。在问到学区里存在什么systematic institutional inequity时,Lisa didn’t go into detail but only said there are places missing certain culture content/representation. They looked at discipline data, graduation data and saw inequity.

白人妈妈表示要Equity 而不是equality.西裔爸爸说需要extra tools like ELL to make some kids successful. I mentioned in past years ISF was already providing extra help programs to lower achieving kids, such as Mia who witnessed in ISF luncheon and breakfast she was in a 50 kids need help group once transferred to ISD that she started like to go to school and is happy where she is now. Lisa summarized we still need tools (via equity)

I did mention all the focus now are on struggling kids but missed highly capable group while school teachers are too busy and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helping kids register in math or science competitions.Need to hire more counselors in high schools to give more attention to each student. 西裔爸爸object using highly capable, said,“Do you mean other kids are lower capable?” (He obviously doesn’t know Hicap is just a term used by Washington state as an equivalent to gifted program.)

As we are discussing hiring retaining diversity teachers. 穆斯林、西裔妈妈希望学校雇diversified teachers to make minority kids wanted to go to school, to have a role model of their own kind. 我说Based on ISOP data of our district, students and teacher ethnicity ratio, the number of Asian teacher is lowest , however, I don’t feel the school district needs to hire more Asian teachers. I only care about school hiring best teachers available. Teacher is a profession paid very low, so it is not easy to find good teachers. When SD chooses among candidates, the best should be chosen, not because of race factor.

Similarly as Anna’s example of choosing a Clinic to visit, I would choose to go to the clinic with best doctors, instead of clinic have most diversified stuff. Another Chinese American parent gave an example of the Florida bridge built by a most diversified engineer team collapsed shortly after it was built, which Lisa nodded to agree.

But on the bookkeeping note, near the bullet point, Loma only added an underlined “qualified” in front of hiring diversified workforce. Some Chinese dad said he himself set role model of other races for his children, not necessarily of his own race. He also expressed concern when other raced teachers are hired, how can SD ensure they will not show favoritism to students of their own race. I also brought up the suggestion that teachers get trained how not to show favoritism to certain students and be inclusive and fair to students of all races.

At end of meeting, I spoke to Lisa in person to suggest adding the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contribution to the U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unfair treatments they received such as there being not one single Chinese railroad worker included in the photo taken at the Cross Continent Railroad Completion Ceremony, the Chinese railway workers’ sacrifice, contributions and industriousness not being recognized and appreciated, and the severe impacts of 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on them and their families and future generations. Even though the Chinese in America was the only ethnic group that was refused to become American citizens throughout the US history, and they suffered such severe systemic racial discriminations, my own high school child never learnt anything from his school curriculum that can make him proud of his root or these Chinese pioneers. It does matter as to whether the race that a certain group of kids belong to are respected and is what they are proud of at schools.

I also stressed that school all subject teachers including music and PE teachers as well as sports coaches get cultural competence training to be fair to students of all races, and not to play favoritism to any race. Based on my own experience, Asian boy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gnored in sports by sports coaches. Lisa agreed and said it is a stereotype that Asian kids are only good at academics; they should also be well represented in sports team, band, etc.

Overall, they said they got our input and concerns to put into the next plan and future detail implementation.

(六)华人家长E参会小结

我记录一下22号晚上我在5号桌的经历。因为参加女儿学校活动,我进会场已经是7点半分组讨论已经开始。我被领到5号桌,正在讨论提纲1和2。 桌上加我一共9个人。我坐下后左手边是一个中年白男,右手边是Board Director Suzanne Weaver。 Suzanne边上是一个学区的工作人员,感觉像是西裔。接着是3个男同胞,然后是一个年轻点的白人女的,最后是学区equity group的Rosann Rankin。Rosann已经在记录大家的对话要点,把它们写在白板纸上。会后想想其实如果以后有机会, 应该我们主动要求记录,这样就是我们最后去公开陈述。

我听了几个发言之后提出,1A那句话和整篇提纲不融合,其他的要点都是可以执行而且可监控的,1A说的是个人的认知。另外所谓到底有没有systemat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y存在本身就是一个debatable的观点,Rosann写下的笔记上也有问题when and what?在systemat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y上。所以我认为应该这句从整个提纲里删除。

Suzanne Weaver听完我的话后直接回复,这个观点是我们school board都认同的,她的原话是,“Some other school board may not think so, but we do. So we are keeping it”。 她旁边的学区人员有点打圆场的意思马上接话说,也许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移到1的开篇里, 因为我们认为存在systemat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y所以我们要做下面的a,b,c,d,e条目。从这段对话我就感觉到Suzanne Weaver是非常站在Equity那边的。

我对面的同胞还提到了靠proportionality定政策是很危险的事情,用了希特勒在初始对犹太人的一些政策为例子。Suzanne Weaver回复说她不喜欢这个例子,但是她没有尖锐反驳,也说了不会要完全靠比例。

我又提到当你用任何小的grouping去确定需要帮助的学生,已经会遗漏在其他group里需要帮助的个体,所以确定需要帮助的学生一定要到个人,而不是任何一个小group。我对面的白女反问,只有grouping才能看出trend, 到了个体就看不到trend了。我说我同意,你可以用grouping去帮助你确定一些方向,但是最后的帮助必须确认到个体。大家都基本同意这个观点。但我感觉这里是一个没抓住机会说明白的地方。以后应该重新考虑论点。

关于2我提出,应该加入反馈和监督的语句,执行政策后到底有没有效果应该要定期检查。Rosann把我的话换了一点重构为需要加入对大众更透明的反馈。

我还提出,4里面应该突出强调family school partnership and engagement。 家庭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全桌也都同意。但是最后Rosann汇报的时候这点很快地掠过,有点遗憾,不知道她是不是故意的。

之后是讨论3,4。 白女提出eliminate inequity是不可能的,应该改成towards eliminating inequity。大家都完全同意。这点感觉白女算是中间派,没有特别明显的偏向。

我们桌没有讨论5,6,这点也很遗憾。5,6也可以有很多潜在的问题。但后来好像其他讨论5,6的桌基本都提到了关注教职工队伍qualification的前提下再说diversity。

最后总结我个人参会的感觉。

1.Suzanne Weaver很明显的立场是支持equity。

2.白男白女都感觉是中间派,没有特别强烈立场。

3.四个同胞都是一致反击。

4.Board这个会感觉走过场,吸收的只是小修小改,真正反对的声音他们已经决定了不会听。这点从其他桌的反馈也能看出。

笔者的意外发现2:

会议结束后我们三位家长还是意犹未尽在停车场继续讨论,后来那位亚裔男董事Harlan Gallinger正好也出来打算回家,我们就跟他也聊了起来。他说ISD的公平政策草案应该是一年半前就开始的了,而且他非常自豪地说ISD也是大西雅图地区第一个制定出equity政策的学区,他2009年11月任期即将结束,另有两位学董的任期也将在那时结束,他们希望在他们任期内将equity政策终稿定下来,这样无论将来换了谁来做学董或学监,都必须执行这个公平政策。他也解释说,他或其他任何学董推行这个equity政策是不掺杂任何私心或像传说的BSD要参加竞选的Thai那样有政治企图的。一位家长问,“ISD的学董没有参加议员竞选的吗?”他特别肯定地回答,“没有,绝对没有。”

他这个万分肯定地回答让我对他的人品产生了一丝怀疑,难道他真的不知道ISD学董Lisa Callan参加华州第5选区的议员吗?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不知情,但我觉得不知道的可能性应该微乎其微吧。回家后,我把这个意外收获分享到Issaquah大群里,立刻有七八位家长说之前跟他交流或打交道时对他印象不好,他态度不耐烦、对华人有严重的敌视和负面刻板印象等。再Google他的资料,发现他2015年在学区竞选学董时的一大口号就是equity。

我突然意识到,这位学区董事Harlan Gallinger必定是积极推动equity在ISD生根发芽的主要推手之一。他和Marnie Maraldo是两大equity推手,加上Suzanne Weaver,本学区至少有三位学董极力要在任期内完成equity这个大工程,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只要在会议质疑他们制定equity政策的理论基础——存在系统性机构性的不公平,他们立刻就对华人表示不耐烦、敌视的态度,某个学董更是对华人的有着根深蒂固的负面的刻板印象,同时在整个会议过程中学区董事或工作人员刻意删除、淡化、抽象化华人的不同于学区的意见,以此达到操作和控制言论

四、给华人家长的建议

1. 给ISD华人家长的建议

1)入籍的华人家长勇敢地出来参选学董,至少要关注2019年的学董竞选

在明年的学区董事选举中,大家需要关注被各族裔选民都相当忽视的学区董事。最重要的是要把这两位董事的不当言行和做法亲口告诉的同事、邻居、朋友,告诉大家:这样对华人和男女性别有着强烈偏见的董事,恐怕不适合推进equity policy,他们自己有那么强的偏见,我们能相信他们会让学区变得更好吗?

当然,最期盼的是ISD的入籍华人中有人能够勇敢站出来参加学区董事的选举。2019年11月三个school board members(Harlan Gallinger, Anne Moore和Suzanne Weaver)任期结束,据说只有Gallinger想连任,多好的时机,千载难逢!如果有华人进入school board,为华人代言、保障华人的利益,就从根本上省去了大家疲于应付的防御模式。

2)大家踊跃给school board写信,拖延政策制定过程

希望大家踊跃给schoolboard写信,要求增加社区对话会,列举原因,比如很多家长还没关注到这个议题,很多语言不流利的家长犹豫了没去参会。咱们希望增加社最终区对话会,并提供各语种的翻译服务,让大家的声音能够真正发出来。请将email发至SchoolBoard@issaquah.wednet.edu

3)持续关注后续的school board meetings和学监的行动,根据相应内容在会上public input环节发言或给学董们发邮件表明立场、提建议

等5/23晚上的school board录音出来后,仔细听听,看看学董们对于公众意见的态度,他们打算对EL-16做哪些修改,关注哪些意见,加入什么内容,解释其中术语的glossary怎么样,继续去发言,踊跃地给学董写信陈述观点和建议。请将email发至SchoolBoard@issaquah.wednet.edu

后面学监还会出interpretation和action plans,如果学监对于equity政策的解读和执行方案有不当的地方,咱们需要集体去跟学区沟通,沟通无效时甚至有必要考虑到学区行政楼前游行示威。

总之,要让学董们和学监知道,我们会一直盯着他们的,直到让我们满意的细节出台为止。

2. 给华州家长的建议

今年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才开始关注州立法和各学区政策。因为准备不足,我们处处被动。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建议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今开始关注这些对我们孩子甚至我们自己有深刻影响的政治动态,并利用AARA的微信和网站平台积极分享信息,团结大家的力量。

2)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改变默默做志愿者的习惯,勇敢地走出comfort zone,积极参加学区、学校的各种家长委员会。即使暗自惭愧在那些活动中不知如何发言怎样操作,但只要您加入其中把宝贵的信息拿回来跟华人朋友分享,这就是极大的贡献。

3)如果自己时间精力有限,各种渠道偶然得到的信息尽快拿出来跟大家分享,方便有时间有意愿的华人朋友加入各种委员会。

©华州华人之声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出我们华人

自己的声音

    Issaquah学区第一次Equity会议总结

    5月21日下午1:00-2:30PM、5月22日晚上7:00-8:00PM,Issaquah学区(以下简称ISD)举办了两次社区对话会,征集公众对于学区的公平政策第三审阅稿(即16号行政限制令EL-16)的意见。该政策英文名为Executive Limitation 16 – Equity (Third Read Draft),详见http://apps.issaquah.wednet.edu/documents/events/942/4-25-18%20Draft%20EL-16%20Third%20Read.docx.pdf,中文版翻译见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SMtI1fVEVtifEgyjHpeaLzNSCFgIFdPW

     

    一、第一次会议

    笔者参加了两场会议,第一场因为是白天工作时间,只有四位华人参加,有的桌都没有华人在场,能在小组讨论时抢到发言机会都不容易,因此传达出的观点不够充分也不响亮。

    我所在的组有位华人朋友说不清楚1.a.点里的system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ies是什么意思,学董Marnie Maraldo解释说:从数据分类分析看出来的,比如学区内某些区域的学校的成绩总是没有另一些地区的好,很多学校的男生在理科科目的表现上比女生好得多,这就是一种系统性机构性的不公平的表现;或是像某学校八年级的写作成绩显示:80%的女生合格而不到30%的男生合格,这也显示出某种不公平;另一位学区工作人员说:又比如女生选择STEM课程的比例比男生低很多,老师问为什么她们不选择STEM课程,然后有的女生们回答“我觉得我学不了,那些就是给男孩的课程”,所以学区会问我们能做什么才能使女孩有信心去选这类课。

    然后另一个西裔妈妈反驳说,我们是Latino家庭,我女儿在咱们学区,我觉得咱们学区很好啊,“What is broken here that we need to fix? Everything seems perfect. Opportunities are out there for everybody. ” 接着另一位拉美裔妈妈好像叫Karren的也表示支持,说他们孩子有机会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他甚至还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小组。她俩一起说学校提供了很多机会,但有的家长或监护人出于不同考虑,没有让孩子去参加,这应该是家长和监护人去倡导的,是监护人的责任。学董见风向不对,立马很有礼貌地打断她的话说,“Karren, can I share an example with you?”人家肯定也有礼貌地答复说Sure了。学董Marnie Maraldo可算是接过了话语权,接着说学董们看到A学校的数据后觉得不对劲,然后就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该校四年级的男生的在州里统一考试中的写作通过率才37%,这可是在Issaquah,才37%,而女孩写作部分的合格率却达到了80%以上!很明显,这里头的工作有做得不够的地方。Unknowingly,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教育方式有着偏向女孩的偏见,不利于男孩。如果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地让男孩参与进来,那么男孩怎么可能学得好?这就是存在系统性机构性不公平的一个例子。

    然后那位华人家长说,你这些例子在我看来都是个别性的例子,并不说明在整个教育系统存在着system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ies。这时候学董和另一位工作人员失去了耐心,说:你这不是不清楚system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ies的定义,你是完全不同意,那现在不要说了,我们不想跟你辩论,后面再单独跟我说。我们的华人家长说,我并不是不同意,你们的草案里根本没有给出这个的具体定义啊,因为你们刚才说的都是个别想象,还达不到系统性机构性那么大的范围。她俩直接阻止了华人家长的发言,说你就是反对,我们只讨论定义不清楚的地方,会后再单独跟我们说。

    我的感受1:这部分对话充分体现出了学区董事及工作人员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威和谈话技巧转移话题、阻挡不同意见的;这个对话会的目的虽然是征求公众意见,但是不欢迎不同意见,更多的只是走过场、为了完成民主流程。学区肯定也针对咱们华人家长前两次去school board meeting发言谈race因素的争议性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于是他们举例时不举跟种族密切相关的例子了。

    后面会议中,我提到要在1.d.小点中加入跟少数族裔相关的历史,比如亚裔的历史、拉丁美洲的历史或非洲相关的历史,让家长与孩子在历史上有共识、关联感,知道自己的根的同时也能具有国际视野。我看到一位学区工作人员快速地把这部分建议的要点记在了大纸上,但是等后面她做小组总结时,被扭曲成了加入world history!她分享时一带而过,我差点都没反应过来。    

    感受2:这也是学区特别擅长的技巧,操作言论:选择性记录发言人意见(删除、淡化、抽象化不利于己方的观点),然后选择性分享部分内容。

    各小组分享环节,有两三个小组非常喜欢政策第5点“推广能够吸引多元化教职员工的招聘方式和做法。”,他们还说学生就喜欢看到自己同样肤色、同样种族的老师,必须大力招聘diverse workforce。第二桌的左派觉得语言还不过瘾,要求加social justice,我们桌的拉美裔妈妈Anna勇敢地打断了发言人的话,说比起diversity来说更重要的是能力,我们要招聘能力最强的教职工而不要去看肤色。虽然她是拉美裔,但她不在乎老师是什么种族,关键是要老师能力强。尤其是看医生时,她一定是挑有最好医生的诊所,找能力和经验最好的医生看病,而不是看种族,不是找肤色最diverse的诊所去看病。她坚定的反对为了social justice而考虑肤色、种族。

    感受3:Anna的勇气令人钦佩,但更重要的是她流利的接近母语程度的语言,可以现场与左派们交锋且游刃有余,咱们华人还是得苦练语言基本功,才能在这张交流会上反应及时、观点清晰、论证清楚。

     

      附: 另一位华人家长的参会经历与感受: 我们桌除了我,大概有两个西裔家长、一个穆斯林家长、两个白人家长都是PTA 活跃分子、一个中学social study 白人老师、 外加board member 和笔录员兼host。 每两个问题只有十来分钟讨论发言,那些黑墨家长呼吁equity 之重要起来挺冗长费时,没太多时间机会发言。

    我有问为什么用那么 strong的词承认学区仍然存在system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ies. 那个男的board member 说同样学区的不同学校,学生得到的resources不一样。教social study 的老师表示理解我的问题,即使因为历史原因曾经有过systemic and institutional inequities, 我们的学区nowadays 还有这么严重的歧视或不平等、不公平吗?

    我也有提在雇佣老师上不要为了强调diversity而牺牲quality. 千万别在实践中演变成:不是雇最好的教职工,而是雇满足diversity 的。

    我桌的一白人妈妈居然希望OSPI分组为种族低收入衡量,能再增加分组male, female, transgender….。好几个家长尤其是黑墨家长大力呼吁要雇佣跟他们肤色一样的老师,孩子才愿意去上学,role model from same ethnicity。一个妈妈养13个娃,说:从未有一位老师是他们肤色的族裔。

    二、会后小插曲

    插曲1.会后我旁边的那个负责制定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老师特意问我,她说她听说了亚裔家长对这个话题的关注度,她想知道为什么亚裔家长对于学区讨论equity这个话题如此恐惧。我详细说明了equity背后的故事:先是今年三月初在NSD学区highly capable program parent night上,学区工作人员公开说天才班的学生构成要镜面反映学区内的学生人口构成,这不就是赤裸裸的种族配额嘛!所以众多亚裔家长找NSD交涉多次,他们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道歉并保证一定没有种族配额;然后BSD那边又开始讨论极其有争议的racial equity,只关注race一个因素,并且连份像ISD这样的草案都没有,所以让少数族裔家长非常不舒服。她听完后表示挺理解,说难怪亚裔家长会对equity有这么大反应。又补充解释到,其实学区里的老师确实是有不自觉的偏见的,比如对于犯同样错误的黑人学生和白人学生,常常给黑人学生的处罚更重……。由她的反应可以知道学区其实已经将前几次亚裔家长的态度和发言要点在学区进行了普及教育。

    插曲2.在跟她聊的过程中,我突然听到大厅中间好几个白人妈妈、两三个白人老师以及一个穆斯林打扮的妈妈在高声对Anna表达不满,还鄙视地说她“She can’t even read between lines!” 她们的意思就是说她连政策表述都看不懂,教职工多元化没有说要降低标准录取。我因此见证了她们的素质……。

     

    插曲3. 在跟她聊完后,亚裔学董Harlan Gallinger问我有没有时间再跟他单独聊一下,我答道,当然有了。他很有感叹地跟我说,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听到亚裔家长里有关心历史和social studies课程的。他说, “你猜猜,以往(亚裔)家长只关心哪个课程?”我心想咱们ELL英语弱,就答道, “英语?”。他特别夸张的语气说,“不,是数学!以往大家只关心数学,每次征求数学课程,满屋子都是人。”他说话时的表情立刻让我意识到,他多半对于亚裔家长有着强烈的刻板印象。我解释道:“哦,能理解,很多亚裔学生的数学是强项啊,所以家长非常关注数学很正常。”他对于我会上建议增加跟少数族裔相关的历史这个提议倒是很赞同,还说现在学区负责小学social studies课程的老师就在征集公众意见,这就是很好的机会啊,赶紧跟她提你的建议吧。我说这我完全不知道啊,于是他倒不怕麻烦还单独带我去看了外面关于小学social studies的课程用书的展示,说欢迎咱们推荐书目、多提建议。还说小学的social studies课程公众评议完之后,会继续弄中学的,到时候我们也可以继续建议。

    于是我觉得他人还不错,把这个小插曲分享到了大群里,但是群里另一位家长马上回复说,“别被那个亚裔的board member蒙蔽了,我觉得他是很左的。上次schoolboard meeting的public input环节时,我讲equity不应该用race做分类,他迫不及待地毫不掩饰地翻白眼、摇头。”

    我在心里多留了个心眼,果然,第二次会议上关于他有了重要的意外发现。

     

    ﹍﹍﹍﹍﹍﹍﹍﹍﹍﹍﹍﹍﹍﹍﹍﹍﹍﹍﹍﹍﹍﹍﹍﹍﹍﹍﹍﹍﹍﹍﹍﹍﹍﹍

    通用竞选捐款表格

    因美国法律对政治竞选的捐款人身份和年度捐款额度都有限制,所以不管是网上捐款还是支票捐款都有必需的个人信息。为方便大家积极参政,为自己支持的候选人以支票方式捐款,AARA做出了通用捐款表格。请大家用以下链接自行打印,填写之后随支票放入信封或托朋友代转都可以。

    https://drive.google.com/open?id=1hF67qdtnKjdJbwGj4u7LU82-yawAm7VF

    请注意为保证专款专用,候选人的支票收款人很可能与候选人名字不同,例如”Friends of XXX”,请自行查找支票和信封需要填写的正确name.

     

    无copyright限制。

    AARA为SFFA筹款更新(5/22)及费用简介

    本文公布AARA发起筹款后二十四小时内的数据。向大家汇报,也呼吁大家继续支持并且向更多还不太了解这个官司和我们筹款意义的朋友介绍。

    请注意该数据仅包含https://aarawa.org/donate页面通过PayPal merchant service对AARA的直接捐赠。

    不包括:

    1. 各种渠道直接对SFFA的捐助和内网match.
    2. 邮寄支票给AARA.
    3. 通过雇主内网捐助AARA.
    4. 以上所有方式捐助后,在雇主内网申请match给AARA。

    我们无法得知1的数据,2-4的数据将根据延时后续汇报,其中3与4我们只能知道总额,不清楚人数也不清楚总额中多少是捐款,多少是志愿者volunteer hour match.

    数据

    扣除PayPal的费用后,AARA实收总额为$13,711.68,远超我们原定的很低的四周五千元目标。非常感谢参与捐款和宣传的朋友。我们希望形成筹款和宣传SFFA诉讼的良性循环,便于今后再次组织为SFFA的筹款,所以恳请大家帮助宣传,在五月三十一日之前达到五倍于原定目标的两万五千元

    原始总金额: $14,066

    捐款人数: 149 (实际是150,有一位朋友的捐款PayPal标记为withheld,未计入总额,可能是因为在旅行中从外地捐款被信用卡公司block)

    平均每人原始捐款数: $94.40

    最高个人捐款: $1,000(后期将有公司match的另外1000元)——请大家向这位和很多读者一样的普通码工、非高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大学校友学习!

    费用简介

    我们还收到很多关于费用的问题,例如“明明微软不收钱,你们为什么说内网捐助有收费”,“我该用信用卡还是PayPal支付”。限于时间所限,不能详细解释所有我们亲自操作才学到的细节,希望以下手写的示意图能解答大部分问题,也让我们学来的这点知识对大家今后自己运作其他公益组织有所帮助。

    DonationFlowChart_180530_JW_V2_alt

     

     

    LWSD(Lake Washington学区) 2018年性教育教材改革信息补充

    五月初,LWSD(Lake Washington学区) 面向学区家长举办了两次性教育改革的information night之后,热心家长在AARA公众号发布了《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长必看》一文。我们的志愿者在循着此文了解更多信息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信息,整理出来和跟大家分享,同时也呼吁和我们一样对这次改革有疑虑和担心的家长继续查遗补漏,分享新发现的信息,为孩子有个正常合理的性教育课程共同努力!

    (注:本文截屏摘取自LWSD二月份关于性教育教材改革的内部研讨报告,文末有全文链接)。

    LWSD现用教材

    LWSD现用教材是三种教材混合使用,具体见下图。家长可以向学区课程图书馆借阅。现用教材到2017-18学年末 ,就停止使用。从2018-19学年开始,也就是2018年9月开学,学区推荐开始使用FLASH,这样可以迎合OSPI(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Instruction)的新大纲要求。

    CurrentCurriculum

    LWSD是如何决定采用新教材FLASH的?

    先看一下学区是怎样做出这样的决策的。他们的决策依据主要是OSPI指导思想邻近学区HYS(Health Youth Survey)数据学生反馈

    NextStep_1

    我们再看一下这三个依据分别说了些什么。

    1. 以下是OSPI指导思想的一个例子。OSPI_1
    1. OSPI长期被极左把持,这段话几乎当今教育界的经典样板句了。一摸一样的话,只要把LGBQ改成race就可以用在racial equity项目上,这也正是在BSD上演的racial equity闹剧。回到性教育,为了顺应上述指导思想,学区决定从四年级起全部使用FLASH,每个年级都有gender roles, gender identity, gender expression的教育要求,具体在《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家长必看》已有阐述,不再赘述。几个名词解释一下:
      • Gender roles: 性别角色,不同性别在社会中所担任角色的普遍期望或认识。这是早期(1950‘s)有人对性别差别是提出质疑时造出来的一个名词,当时还仅限于男和女两种性,争议的中心也主要在于男女差别到底是生理上天生的还是社会给予的。
      • Gender identity: 性认知,一个人内心对自己性别的认知,跟其生理性别无关,华州初中新教材里列了7种”性别”。
      • Gender expression: 性取向,一个人通过穿着举止等向外界表明他/她的性别,跟其生理性别无关。
    2. 再看临近学区,BSD和NSD年初试图推行的引起广大华裔家长反感的种族政策足以证明他们是推行极左意识形态的急先锋。NSD更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性认知和性取向教育。
      NeighboringSD.png
    3. 最后,最精彩的是学生反馈

    StudentFeedback_1StudentFeedback_2

    通过以上1,2,3,性教育委员会将要推行什么样的日程就不言而喻了,这些所谓的依据不过是些精心挑选过的遮羞布。

    在如今嗓门大超过道理硬逻辑强的深蓝州大环境下,同一个话题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已经模糊的不能再模糊了。虽然官方强调华州性教育原则是基于事实,老师授课时不能强加个人观点,但是对于性认知这类本身观点性很强的话题如何基于事实?比如,FLASH里的7种性别本身是不是只是一种观点呢?然而,老师就会把它当事实来教。 当老师把7种性别(纽约州有十几种)教给孩子的时候,你又怎么能说这不是个强加观点或者强制孩子形成观点的过程呢?再经过每年性教育课程反复强调九年,这就是个完美的洗脑于无形的过程。

    另外,除了以上由学区主导的加强性认知性取向教育以外,还有圈外助攻模式

    • 极左社团摩拳擦掌去小学进行洗脑活动。四月份LWtech社区大学一个叫RISE的社团在招募志愿者去小学讲课读故事。看一下RISE宣扬的是什么:

    RISE_1.png

    在一堆华丽高大上的名词下推的都是极左理念。他们在5月8日已经去了Bellevue Lake Hills Elementary给小学生读故事。只要经过同意,志愿者还可以自带读物,他们去给孩子读了什么故事无从得知,大学RISE网页上,RISE的脸书上,小学网页上都只字未提。

    RISE_2.png

    • 此外,老师也可以邀请校外人员到课堂讲课。邀请程序上学区官方回应是,老师必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家长,讲课内容要符合学区性教育的原则,即基于事实,内容适龄。然而什么是事实什么是适龄,就看老师是不是OSPI/FLASH激进大纲和教材的粉丝了。

    作为家长可以做什么

    面临这么大的性教育改革,我们家长的意见呢?以下是几个重要日子:

    • 本文开头提到的五月初两次面向家长的information night之后,下一个重要时间是5月25日左右学区将通过LWSD Connections把survey问卷发给家长。5月11日学区Teaching & Learning Director回信如下:

    LWSDReply_1

    • 性教育委员会会根据社区反馈修改提议,六月交由学区委员会审阅,学委提出修改意见,本学期结束,即六月中下旬定稿,九月新学期开始实施。

    NextStep_2.png

    作为家长,有问题或意见要及早与学区沟通,让学区听到我们意见,并且监督学区听取意见后如何采纳修改教材保持透明公开。

    相关阅读材料

    最终教材(现在和改革后的):可以向学区课程图书馆借阅,Curriculum Library at our Resource Center (16250 NE 74th St, Redmond)

    2018-2019建议启用教材FLASH:https://www.kingcounty.gov/depts/health/locations/family-planning/education/FLASH.aspx (注,最终教材还是以学区课程图书馆版本为准)

    LWSD学委二月份内部研讨报告 – 性教育改革:https://www.lwsd.org/uploaded/Website/Board/Board_Meetings/2017-18/2018_02_02/Presentation-HIV-AIDS-and-Sexual-Health-Education-Curriculum-Review.pdf。这里有华州和学区性教育过去和未来动向的有用信息。

    Issaquah学区Community Equity Meetings 召集发言人

    时间:2018 年 5 月 21 日下午 1:00 到 2:30 和 2018 年 5 月 22 日晚上 7:00 到 8:30

    地址:ISD Administration Center located at 565 NW Holly Street, Issaquah. (地图链接

    详细信息:https://www.issaquah.wednet.edu/news-details/2018/05/14/community-equity-meetings-to-inform-school-board-equity-policy-may-21-and-22

    Issaquah 学区将在下周一 5 月 21 日下午 1:00 到 2:30 和下周二 5 月 22 日晚上 7:00 到 8:30 分别举行两场 Community Equity Meetings ,收集群众意见 public input 作为 Equity Program 的 executive limits 修改依据。

    Executive limits 是学区 board 出台的文件,负责定工作的大方向和范围。Executive limits 定稿后,学监才会以此为依据进行理解,出台政策细则。所以这两场会议的 public input 能在早期影响政策的走向,大家的积极参与和踊跃发言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协调大家发言,请有意参与的朋友填表:https://goo.gl/forms/xPBsYNLNmmpVfyhv2

    请尽量填写微信和email方便大家抓紧时间联系、筹备。

     

    Asian American Rights Association第二次介绍会

    四月二十二日我们举行了AARA第一次见面和介绍会 (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3fKrj7PgBApK5ww8g4xmQQ)。因为一部分家长周末时间有冲突,而且第一次见面会问答环节偏短,所以我们安排了第二次见面会。主要介绍内容将与第一次一样,但是会介绍三个星期以来的新动态,并增加问答时间。所以除了新朋友之外,我们也欢迎参加了第一次见面会的朋友再次参加,与第一次的地点相同,时间从一个半小时延长为两小时。需要提前离开的朋友一切随意。

    提前浏览我们的官方网站https://aarawa.org/ 可能有助于您对我们有一定了解。

    具体安排:

    7:00pm to 9:00pm Tuesday, May 15, 2018

    Redmond Library, Room 2,

    15990 NE 85th St Redmond, WA 98052

    为了我们共同的权益,期待您的光临!